发布时间:2020/03/31 09:27:38 阅读量:2460
一、课程性质和基本要求
(一)课程性质
教育学是师范院校的一门公共必修课,事关每位师范生的职业修养。教育学是为师范生在未来可能成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以及合格的人民教师而开设的一门基础理论课程,是师范生学习其他教育课程的基础科目。
(二)基本要求
对所从事的教育教学所需的背景性知识、教育基础知识与基本原理有基本认知和应用能力,考核考生分析、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考查考生从事小学教育专业本科阶段学习所具备的基本素养。
1、了解教育学的基本内容、理论体系、要求及发展历史。
2、掌握教育学的基本理论,理解教育的发展与社会发展、人的发展的关系及教学、德育等的具体规律。
3、巩固教育专业思想,树立正确的教育观点,培养学生教育实践的基本技能和初步经验,提高师范生对教育工作的认识。
4、教育学知识指导教育教学实践,解决教育教学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二、教材及参考书目
无指定教材和参考书。
三、课程考核内容:
模块一 教育与教育学
第一章 教育学概述
教学目标:第一次课,教师学生互不了解,相互介绍认识;课程介绍,使学生了解小学教育学这门课程的地位、作用、内容、研究学习方法与意义。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 学生要对教育学学科性质、内容框架有个基本的了解, 能够认识到未来教师与学习教育学的关系,从而增强对教师职业的热爱,也提升从师的信心。
教学重点:教育学产生与发展阶段,研究学习小学教育学的方法
教学难点: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授课时数:6课时
第一节 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
一、教育学的概念
二、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
第二节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二、教育学的研究方法
第三节 学习教育学的意义与方法
一、学习教育学的意义
二、学习教育学的方法
第二章 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学生应该明了教育的概念和要素,了解教育的起源学说并建立正确的教育起源论观点,能够在探讨不同社会、不同社会历史发展时期教育具有不同特点的过程中,概括出教育的本质特点和属性,学会洞察现代教育发展的一般趋势。
教学重点:教育的概念,教育的发展及特点
教学难点:教育的起源
授课时数:5课时
第一节 教育的起源
一、教育的概念
二、教育的起源
第二节 教育的发展
一、原始社会教育
二、古代社会教育
三、现代社会教育
四、教育的本质
第三章 教育制度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学生做到明晰教育制度、小学教育、义务教育等概念,能够理解教育制度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增强从事基础教育、义务教育的职业情感和信心。
教学重点:小学教育、义务教育
教学难点:教育制度
授课时数:5课时
第一节 教育制度概述
一、教育制度概念
二、确立教育制度的依据
第二节 学制的形成与发展
一、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类型
二、我国学校教育制度的沿革
三、我国现行的学校教育制度
四、国内外教育制度改革的趋势
第三节 小学教育及其地位
一、我国小学教育的发展历史
二、义务教育
模块二 教育与社会
第四章 教育的功能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教育功能的基本内容和具体表现,认识到社会、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对教育的制约性,从而更好地遵循教育的基本规律,更好地发挥教育的功能。
教学重点:教育的社会功能,教育的育人功能
教学难点:教育的社会制约性, 人的发展的基本规律
授课时数:6课时
第一节 教育功能概述
一、教育功能的概念与类型
二、教育功能的发展演变
第二节 教育的社会功能
一、教育的社会制约性
二、教育的社会功能
第三节 教育的育人功能
一、人的发展的概念
二、人的发展的基本规律
三、影响人发展的基本因素及其作用
四、教育的育人功能
第五章 教育目的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应该做到掌握各个层次教育目的的概念和意义,明确了我国当前教育目的的制定依据和表述,勇于做一个贯彻教育方针、实现教育目的的探索者和践行者。
教学重点:我国的教育目的, 素质教育与全面发展教育
教学难点:教育目的的社会制约性
授课时数:6课时
第一节 教育目概述
一、教育目的概念
二、教育目的的社会制约性
第二节 我国的教育目的
一、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二、教育目的表述的历史演变
第三节 素质教育与全面发展教育
一、我国素质教育提出的历史背景
二、素质教育的概念及特征
三、素质教育与全面发展教育
第六章 教育法律法规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使未来教师能够按照教育法律的规定,依法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逐步使教育教学工作走上法制化和规范化;能够依据“教师的权利与义务”“学生权利与保护”等相关的法律条文,对现有的教育教学现象、教师行为现象、学生行为现象进行合理的分析与解释。
教学重点:我国主要教育法律法规及其内容
教学难点:对教育法律法规条文的理解
授课时数:6课时
第一节 我国教育法律法规的类别和内容
一、我国教育法律法规的类别
二、我国主要教育法律法规及其内容
第二节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一、 教育基本政策
二、义务教育
三、教师队伍建设
第三节 教师的资格、权利和义务
一、《教师法》
二、《教师资格条例》
第四节 学生的权利及保护
一、儿童权利保护的法律及内容
二、学生的合法权利
模块三 教育教学要素
第七章 课程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学生做到明晰课程、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材等概念,明晰课程的不同类型及制定课程的依据;掌握课程设计、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的基本内容;深思世界课程改革的趋势及我国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进展,进而学会搜索最新版中小学各学科课程标准进行阅读与思考。
教学重点:课程概述,课程实施与课程评价
教学难点:课程设计
授课时数:6课时
第一节 课程概述
一、课程的概念及种类
二、制约课程的因素
三、课程目标
四、课程理论流派
第二节 课程设计
一、课程设计概念
二、课程内容
第三节 课程实施与评价
一、课程实施及结构
二、课程评价及类型
三、课程评价的主要模式
四、课程评价过程
第四节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一、世界主要国家课程改革趋势
二、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历史沿革
三、我国当前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第八章 教师
教学目标:明了教师职业的职业特征,掌握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产生热爱教师职业的情感,为未来做合格教师作充分准备.
教学重点: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职业素养
教学难点: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授课时数:5课时
第一节 教师概述
一、教师概念
二、教师充当的社会角色
三、教师劳动的特点
第二节 教师职业素养
一、教师的人格素养
二、教师的专业素养
第三节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一、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二、班主任工作条例
第九章 学生
教学目标:掌握作为教育对象——学生的基本属性, 学会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同时,站在管理学生的角度,理解班主任工作的职责、内容和工作方法,理解班集体不仅是教育的对象,而且是教育的巨大力量。
教学重点:学生的本质属性,对学生的管理
教学难点:学生的本质属性
授课时数:4课时
第一节 学生概述
一、学生的概念
二、学生的本质属性
三、教师的学生观及师生关系
第二节 对学生的管理
一、班级概念与班级管理(班级概述,班级管理)
二、学生活动管理(班级活动,课外活动)
模块四 教育教学活动
第十章 教育活动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学生应明白“教书育人”四个字不可分割的道理,明白教育活动在学校中的地位和作用,学会依据德育规律、遵循德育原则、选择适当的德育方法和途径开展德育工作;也学会挖掘艺术、自然、社会、教学中的种种因素进行美育。
教学重点:德育过程,德育途径与方法
教学难点:德育过程
授课时数:5课时
第一节 德育
一、德育概述
二、德育过程
三、德育原则
四、德育途径与方法
第二节 美育
一、美育概述
二、美育过程
第十一章 教学活动 (上)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 学生应明白教学工作实施的基本程序及其操作方法;掌握教学设计、教学价的理论与基本知识,学会进行教学设计与教学评价及教学反思,能够模拟设计教案、设计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内容和过程、设计板书,能够模拟进行教学评价与教学反思。
教学重点:教学工作地位,教学过程,教学原则与方法
教学难点:教学过程的规律
授课时数:6课时
第一节 教学工作概述
一、教学的概念及地位
二、教学的任务
第二节 教学过程
一、教学过程理论的发展
二、教学过程的规律
第三节 教学原则
一、教学原则的概念及意义
二、我国中小学主要的教学原则
第四节 教学方法
一、教学方法概念
二、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第五节 教学模式
一、教学模式概念
二、国内外教学模式简介
第六节 教学组织形式
一、教学组织形式概念
二、教学组织形式类型
第十二章 教学活动(下)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 学生不仅应对与教学活动有关的一系列名词、概念、规律、理论、要求、表现等有清晰的认识,还要学会在实际教学活动中,灵活地运用这些规律、理论、规范、方法等等,有效地组织开展教学活动,为做一个合格的人民教师提供理论支持与技术准备。
教学重点:教学工作基本程序,教学设计
教学难点:教学评价与教学反思
授课时数:6课时
第一节 教学工作基本程序
一、备课
二、上课
三、作业布置与批改
四、课外辅导
五、学业成绩检查与评定
第二节 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计概述
二、教案设计
三、教学目标设计
四、教学内容设计
五、教学过程设计
六、板书设计
第三节 教学评价与教学反思
一、教学评价
二、教学反思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