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升本/专转本/专接本
地区
栏目
大纲

2020蚌埠工商学院专升本《传播学》考试大纲

发布时间:2020/04/27 09:30:14 阅读量:2001

一、总纲

本大纲适用于:安徽省属普通高校(以及经过批准举办普通高等职业教育的成人高等院校)的应届全日制普通高职(专科)毕业生;安徽省高校毕业的具有普通高职(专科)学历的退役士兵。考试是国家承认的招收专科学生升入本科阶段学习的选拔性考试,旨在考核学生对于本课程是否达到进入本科学习水平的基本要求。考试需在统一规定的时间内,采用闭卷方式进行。

 

本大纲旨在规定课程学习和考试的内容和范围,是实施课程考试的重要依据,也是指导学生高效学习的纲领性文件,有助于考试标准的规范化和具体化。

 

本大纲的制定旨在贯彻国家和安徽省的相关要求,依据有关政策文件,根据“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原则,实现培养广告传播应用性人才的目标。《传播学》是广告学专业的核心课程,课程考察目标为检验学生对传播学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的掌握程度,对国内外大众传播的历史和现状的了解程度;结合广告传播的具体实际,了解广告传播的基本逻辑与发展趋势。通过传播学的学习,将为广告学专业其它核心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考试内容以传播学的基础概念为核心,围绕传播学的诞生和基本概念、传播的基本过程、 大众传播及社会控制、受众研究、大众传播媒介和效果研究等内容展开。考察强调知识的综合应用和灵活实践。

 

二、学科考查内容纲要

(一)考核目标与要求

本课程考试参考书目:《传播学概论》第二版,孙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年

能力目标

1)熟悉与掌握党和国家有关新闻传播的方针、政策和法规,拥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2)遵纪守法,品行端正,热爱传播事业,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3)养成较强的传媒批判思维,能够独立思考、分析与参与当下的传播活动;

4)具有创新意识、创造精神,能够适应传播行业的发展需要。

知识目标

1)掌握传播学产生与发展的基本脉络;

2)把握传播学理论的基本框架,明确其与相关学科之间的关系;

3)掌握传播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并把它们运用到传播现象的实例分析中去;

4)掌握人类社会传播过程的基本要素、结构与功能;

5)掌握传播学的四大奠基人与各自的理论成果

6)掌握人类的传播历史与各阶段的传播特征;

7)掌握大众传播效果研究的各阶段理论成果;

3、素质目标

1)引导学生养成发散思维独立思维与创新意识;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和逻辑判断能力。

2)引导学生能够立足我国传播事业的发展现状与独特规律,对以西方观点为主的传播学理论体系进行深入的剖析与客观的评价,并在此基础上把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传播现象。

 

(二)考试范围与要求

 第一章  人类传播概述(一般)

第一节  传播的定义  

第二节  人类传播的历史

口语传播、文字传播、印刷传播、电子传播、网络传播

互联网传播的特点

 

第二章  传播学的诞生(重点)

第一节  传播学的起源  

传播学的诞生条件

第二节  传播学的源流及发展

传播学的四大奠基人、传播学之父

经验学派、批判学派

 

第三章  传播的基本过程(重点)  

第一节  传播的构成要素  

信源、信宿、编码、讯息、媒介、噪音、反馈

第二节  传播的类型  

  传播过程模式

5W模式、施拉姆大众传播模式、赖利夫妇传播系统模式

 

第四章  传播学研究方法(一般)

第一节  实地调查法  

实地调查的四个阶段、问卷调查的分类

第二节  内容分析法  

第三节  控制实验法  

第四节  个案研究法

 

第五章  传播学基本概念(重点)

第一节  信息  

第二节  符号与意义

符号的定义、特征、非语言符号的种类

共享意义

象征性互动

 

第六章  人际传播 (一般)

第一节  人际传播的特征  

人际传播的功能

人际传播的基本特点

第二节  人际传播的技巧

 

第七章  组织传播(一般)  

第一节  组织与组织传播  

第二节  组织传播的重要学派

古典管理学派、人际关系学派、人力资源学派

马斯洛需求层级理论

 

第八章  大众传播(重点)

第一节  认识大众传播  

大众传播的特点

大众传媒与文化之间的关系

第二节  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

拉斯韦尔三功能说、赖特的四功能说、拉扎斯菲尔德与默顿的观点

施拉姆的四项功能

李普曼“拟态环境”

 

第九章  受众(重点)

第一节  认识受众

受众的三种角色  

第二节  受众研究经典理论

受众的社会分化论、受众的社会关系论

 

第十章  大众传播的社会控制(重点)  

第一节  几种重要的媒介控制理论

自由主义理论、社会责任理论、发展中国家的媒介规范理论  

第二节  传播的社会控制  

第三节  传播中的“把关人”

把关人理论

 

第十一章  大众传播媒介(重点)

第一节  媒介的主要传播特征  

第二节  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

媒介是人体的延伸、媒介即信息、地球村

 

第十二章  大众传播效果研究(重点)  

第一节  超强效果论阶段和有限效果论阶段  

魔弹论、人民的选择、二级传播理论

第二节  适度效果论阶段  

使用与满足研究、创新与扩散

  回归强大效果论阶段  

沉默的螺旋

  其他效果研究

知识沟理论

 

第十三章  跨文化传播(一般)

第一节  认识跨文化传播  

第二节  文化模式与传播方式

霍夫斯泰德文化维度理论

第三节  跨文化传播中的障碍  

第四节  跨文化传播技能

 

试卷结构

试卷总分为150分)

序号

题型

题量

1

单项选择题

20

2

判断题

10

3

名词解释题

4

4

论述题

2

5

案例题

1

 

 

推荐阅读

2020蚌埠工商学院专升本《财务管理》考试大纲

上一篇:2020蚌埠工商学院专升本《财务管理》考试大纲 下一篇:2020蚌埠工商学院专升本《管理学》考试大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