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升本/专转本/专接本
地区
栏目
大纲

2020蚌埠工商学院专升本《政治经济学》考试大纲

发布时间:2020/04/27 11:19:16 阅读量:1752

一、总纲

本大纲适用于:安徽省属普通高校(以及经过批准举办普通高等职业教育的成人高等院校)的应届全日制普通高职(专科)毕业生;安徽省高校毕业的具有普通高职(专科)学历的退役士兵。考试是国家承认的招收专科学生升入本科阶段学习的选拔性考试,旨在考核学生对于本课程是否达到进入本科学习水平的基本要求。考试需在统一规定的时间内,采用闭卷方式进行。

 

本大纲旨在规定课程学习和考试的内容和范围,是实施课程考试的重要依据,也是指导学生高效学习的纲领性文件,有助于考试标准的规范化和具体化。

 

本大纲的制定旨在贯彻国家和安徽省的相关要求,依据有关政策文件,根据“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原则,实现培养高级应用性金融人才的目标。政治经济学作为经济学科的基础课,通过学习,理解和掌握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学会理论联系实际,科学分析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各种问题,提高认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为金融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考试以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相关理论知识为基础,强调课程的综合性和现实应用性,通过对各章节知识要点的扎实掌握和融会贯通实现创新性。

 

二、学科考查内容纲要

(一)考核目标与要求

本课程考试参考书目:《政治经济学》(第三版),李海峰编著,科学出版社,2016。

《政治经济学》课程是财经类各专业的基础课程。通过对剩余价值的源泉、资本的循环与周转、垄断资本主义的相关内容的教学,培养学生对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相关领域的学习与探究兴趣,解决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理论对当今社会经济问题的指导意义,使得学生具备更为扎实和全面的学科素养。具体包括:

1.能力目标

能够简述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发展历程以及各个阶段的代表性人物;

能够运用政治经济学的相关知识分析当前的企业生产与经营活动中面临的各类问题;

能够结合已有知识分析某一行业的发展情况、利润本质以及问题诊断等。

2.知识目标

掌握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以及研究意义;

了解政治经济学的发展历程、发展趋势;

掌握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掌握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及剩余价值的生产方法;

掌握影响平均利润的因素以及平均利润的形成过程;

掌握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实质;

3.素质目标

培养学生的经济素养、社会责任意识以及诚实经营的品德;

培养学生良好的人际交流与沟通能力;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在实践中不断创新的能力;

 

(二)考试范围与要求

考试范围主要围绕商品、货币的职能、剩余价值生产、实现与分配,平均利润的形成等主要内容展开。具体考查内容如下: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生产关系(次重点)

了解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理解生产关系的四个环节

第二节 政治经济学的根本任务是揭示客观经济规律(一般)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一般)

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的几个阶段

 

第二章 商品与货币

第一节 商品的二因素与劳动的二重性(重点)

理解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定义及两者之间的关系,理解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定义及两者之间的关系,了解劳动二重性学说的意义

第二节 商品的价值量(次重点)

理解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涵义

第三节 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一般)

了解商品经济产生的基础性条件,理解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第四节 货币的产生与职能(重点)

理解价值形成的发展阶段,理解货币的各种职能

第五节 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重点)

掌握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及表现形式

 

第三章 剩余价值的生产

第一节 货币转化为资本 (重点)

掌握资本总公式及其矛盾

第二节 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重点)

理解劳动过程与价值增殖过程,掌握剩余价值的本质

第三节 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重点)

理解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定义,理解马克思将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意义,剩余价值率的定义

第四节 剩余价值生产的基本方法(重点)

掌握绝对剩余价值生产与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概念,了解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形成过程,理解两种剩余价值生产的关系

第五节 资本的积累过程(次重点)

理解资本积累的源泉,了解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

 

第四章 剩余价值的实现与分配

第一节 资本的循环与周转(重点)

理解产业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及三种职能形式,理解资本周转的概念,了解资本周转速度与资本周转时间的关系,掌握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的概念,理解加快资本周转速度的意义

第二节 社会资本的再生产(重点)

了解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过程及实现条件,理解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过程及实现条件

第三节 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次重点)

了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产生的原因

第四节 平均利润与生产价格(重点)

了解影响平均利润率的因素,理解平均利润的形成过程,理解生产价格的概念,理解平均利润率下降趋势及其原因

第五节 剩余价值的分配形式(一般)

理解剩余价值的分配形式

 

第五章 垄断资本主义

第一节 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重点)

了解垄断形成的原因,掌握垄断组织的基本形式,掌握垄断与竞争的关系

第二节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实质 (重点)

了解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产生发展的几个阶段,掌握资本主义国家垄断经济的主要途径,理解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

第三节 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一般)

 

第六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第一节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一般)

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发展

第二节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一般)

了解社会主义按劳分配的原则,理解什么是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掌握再分配的手段

 

第七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第一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一般)

第二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一般)

第三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基础(一般)

第四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调控体系(一般)

第五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保障体系(一般)

 

第八章 经济全球化与我国对外经济的发展

第一节 经济全球化及其对世界经济的影响(一般)

第二节 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资本主义国际经济关系(一般)

第三节 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我国对外经济的发展(一般)

 

试卷结构

(试卷总分为150分)

序号

题型

题量

1

单项选择题

20

2

名词解释

5

3

简答题

4

4

计算题

2

5

论述题

2

 

推荐阅读

2020蚌埠工商学院专升本《战略管理》考试大纲

上一篇:2020蚌埠工商学院专升本《战略管理》考试大纲 下一篇:2020蚌埠工商学院专升本《中级财务会计》考试大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