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02/02 10:19:59 阅读量:1461
(一)园林类专业特色
园林专业是我校面向生态城市和特色农业发展,立足服务“山水重庆”、“美丽乡村”建设,根据市场需求所创办的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专业。自2004年创办以来,始终坚持以生为本,把“满足学生上岗就业需要,满足社会用人单位需要,满足区域经济发展需要”作为专业建设的出发点,根据学校“建设应用型学科,开展应用研究,培养应用型人才,创建应用型大学”的办学定位,按照“学生中心、能力本位、需求导向、分类探索、多元培养”的基本要求,不断加强专业内涵建设,以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为导向,把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作为核心目标,广泛吸纳办学经验,突出园林专业的综合性、开放性、完整性、体系性等特点,走多学科融合、产学研协同之路,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构建了以核心岗位、核心能力、核心知识、核心课程为主线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打造了一支双师型与创新型相结合的教师团队,构筑了产教一体的实践教学平台,显著提升了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和创业实践能力,培养了一批从事园林景观设计、园林工程施工、园林植物栽培管护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受到用人单位的高度认可。2007年被列为市级特色专业;2008年被确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2011年“园林专业工学研三位一体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获准市级立项;2013年获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项;2013年“政产学研用协同培养园林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实践与探索”获重庆市教学成果二等奖;2014年经教育部、农业局和国家林业局批准获首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专业竞争力显著提升。
(二)实验实习条件
园林实验室有园林规划设计实验室、园林制图实验室、园林美术实验室、园林测量与工程实验室、植物造景与装饰实验室、园林建筑与模型制作实验室、计算机辅助设计实验室,实验使用设备243台套,设备总值近300万元,总占地约 3000平方米,被重庆市教委确定为园林教学实验示范中心建设。园林花卉工程中心大型仪器30余台件,金额200余万元;专业仪器设备达到500余万元。近三年完善了景观评价实验室、建筑模型制作及陈列室和测量、工程等实验室相关仪器设备的配备;新增校外实践教学基地16个,总数达到42个,进一步完善了校内实践教学基地生物园和植物园的建设,新增植物盆景120盆;新增图书资料6384册,期刊杂志38种,图书资料总数达到10384册,期刊杂志68种。长期与重庆本勋环境景观工程有限公司、中冶建工、重庆渝西园林工程有限公司(国家级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等重庆一级、二级资质企业合作,保证学生岗前综合应用能力培养,提高学生就业率。
(三)师资队伍
目前本专业有专任教师60人,外聘教师17人。专任教师中教授(16人)比例为26.7%、副教授(19人)比例31.7%,高级职称比例达到58.3%,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51.95%。其中国家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名,黄山青年学者1名,国家科技创业领军人才万人计划1人,重庆巴渝学者1人,重庆市级脱毒种姜产业化创新创业团队1个,培育校级教学示范岗3人。构建起了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多学科交叉、产学研融合的师资队伍。教师队伍教学、科研、社会服务能力强。近三年来承担承担省部级教学改革研究课题2项、校级教学改革研究课题9项;发表教学研究论文16篇;主编出版各类规划教材10本,获得校级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三等奖1项。专业基础课及主干课课程组均由高级职称教师负责,高级职称教师每学年为本科生讲授一门课以上。承担国家级科研基金项目5项,省部级科研基金项目29项,4项横向科研项目;可支配科研经费690多万元。获得实用新型专利32项;发表各类学术论文120余篇,被国际三大检索机构(SCI、EI、ISTP)收录论文28篇。林学重点建设学科通过顺利市级专家验收。高水平协同创新团队实现脱毒生姜、猕猴桃等优势特色植物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突破,研究水平进入国际先进行列;研发生姜、猕猴桃、草莓等一批果蔬园艺新产品并实现产业化应用,推广面积达1万余亩,新增产值超过3亿元,引领重庆市特色效益农业提质增效。
(四)就业
园林类专业就业需求旺,岗位需求人数均为毕业生人数的1-2倍。近三年内,园林专业的招生规模和就业率保持稳定;学生申报大学生科研项目23项,参与教师科研项目25项,发表论文15篇,将近91%取得花卉工和绿化工等职业资格证书;学生参与景观设计大赛和创业设计大赛参与率大幅度提升;学生获得各类赛事奖项21项;主要面向城市建设与管理、园林及林业等政府部门以及房地产、园林公司、花卉企业、物管公司从事公园、风景区、工矿区、庭院绿化的规划设计、施工与管护以及园林植物新品种开发、生产、销售与应用等单位的管理与技术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