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升本/专转本/专接本
地区
栏目
招生计划

贵州民族大学2017年“专升本” 药学考试大纲

发布时间:2017/05/26 00:00:00 阅读量:1703

第一部分《药理学》

一、考试指导用书

《药理学》 第七版 朱衣谆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二、考试大纲

第二章 药物代谢动力学

掌握:酶的诱导、酶的抑制、药物肝肠循环、生物利用度。

第三章 受体理论与药物效应动力学

掌握:激动剂与拮抗剂(尤其部分激动剂、竞争性拮抗剂)、药物依赖性(躯体依赖、精神依赖性)。

第五章 胆碱能系统激动药和阻断药

熟悉:有机磷中毒机制和解救。

第二十六章 消化系统药物

掌握:幽门螺旋杆菌根治方案。

第三十六章 抗菌药物概论

掌握细菌产生耐药性的机制?

第三十八章β-内酰胺类和其他作用于细胞壁的抗生素

 掌握天然青霉素的抗菌作用机制,熟悉其抗菌谱。

第四十一章 抗结核药与抗麻风药

掌握抗结核病一线药有那些?抗结核药应用原则?

 

第二部分《分析化学》

参考书目:分析化学,李发美  ( 人民卫生出版社; 第7版  ) 化学分析部分,前7章内容。

第一章 绪论

1、分析方法的分类

第二章 误差和分析数据处理

1、误差 

2、准确度、精密度

3、准确度与精密度的关系

4、准确度、精密度的衡量指标

5、相对标准偏差

6、误差的分类及减免方法

7、有效数字的修约规则及计算规则

第三章 滴定分析法概论

1、滴定方式及其适用条件

2、标准溶液和基准物质
3、标准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

4、水溶液中溶质各型体的分布和分布系数

第四章 酸碱滴定法

1、一元酸(碱)溶液的pH计算

2、酸碱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第五章 配位滴定法

1、EDTA的结构和性质

2、EDTA的存在形式:六级解离,七种形体;与金属螯合物的特点

3、副反应系数(酸效应、共存离子效应、辅助配位效应、羟基配位效应)

第六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

1、条件电极电势:物理意义和计算公式

=+lg

2、影响条件电极电势的因素:

3、碘量法相关内容

第七章  沉淀滴定法和重量分析法

1、银量法三种指示终点方法的原理

2、影响沉淀溶解度的因素 

3、换算因子

第三部分《药用植物学》考试指导用书及考试大纲

一、考试指导用书

1、姚振生主编,《药用植物学》(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优秀教材,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年12月(2013年12月重印)。

2、姚振生主编,《药用植物学习题集》(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配套教学用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年10月

二、考试大纲

1、考试指导用书“上篇:植物器官形态和显微结构”中基本概念和各器官初生结构的特点;

2、考试指导用书“下篇:药用植物的分类”中各门药用植物的分类概述。

 

第四部分《有机化学》

  • 考试指导用书

刘斌等编, 有机化学(第二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年                         

二、 考试要求和内容

第一章   绪论

[目的要求]

1、  了解有机化学发展历史,对有机化学与本学科发展的联系有一定认识

2、  了解有机化学研究对象,有机化合物的特点,分类和研究方法,能识别常见官能团

3、  熟悉有机化学结构理论,掌握共价键的性质,诱导效应。

[考试内容]

1、  有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学

2、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结构理论和共价键的性质

3、  有机化合物的分类和构造式的表示

第二章   烷烃和环烷烃

[目的要求]

1、  了解烷烃的物理性质变化规律以及工业用途,了解环烷烃的分类和结构特点

2、  熟悉烷烃的卤代反应机理和过渡态理论,初步了解有机化学反应的研究方法;熟悉环烷烃稳定性的理论解释

3、  掌握烷烃和环烷烃的构象和命名方法;掌握自由基链式反应特点及自由基稳定性比较;掌握环烷烃的化学性质(取代反应和小环的加成反应)

 [考试内容]

1、  烷烃(结构、命名、构象、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2、  环烷烃(分类、命名、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结构、构象)

 

第三章   立体化学基础

[目的要求]

1、  了解旋光性的产生,旋光度、比旋光度的概念 

2、  熟悉对映异构体和非对映异构体理化性质的异同点,外消旋体的常见拆分方法以及立体专一性反应

3、  掌握fisher 投影式的书写方法,D/L 、R/S构型标记法以及根据对称性判断分子手性的方法

4、  掌握手性、手性碳原子、立体异构、对映异构、对映体、非对映体、内消旋体、外消旋体的概念

 [考试内容]

1、  平面偏振光及比旋光度

2、  对映异构体和手性构型的标记和命名(D/L、R/S)

3、  分子的对称性与手性

4、  含一个手性碳原子的化合物

5、  含两个手性碳原子的化合物

6、  外消旋体的拆分

7、 烷烃卤代反应的立体化学

 

第四章   卤代烷

 [目的要求]

1、  了解几种重要卤代烷的性质

2、  熟悉有机金属化合物的生成

3、  掌握卤代烷的分类及命名

4、  掌握一元卤代烷的化学性质,掌握亲核取代反应、消除反应历程、影响因素及取代与消除之间的竞争关系

[考试内容]

1、  卤代烷的分类、命名和结构

2、  卤代烷的物理性质

3、  卤代烷的化学性质:亲核取代反应、消除反应、与金属镁的反应──格利亚试剂的生成

4、  卤代烷亲核取代反应和消去反应的机理及影响因素

5、  多卤代烷和氟代烷

 

    第五章  醇和醚

 [目的要求]

1、 了解硫醇、硫醚的结构和性质

2、 熟悉醇、醚的结构特点、理解氢键对醇、醚物理性质的影响

3、 掌握醇、醚的系统命名、基本反应和鉴别方法,掌握醇和醚的制备方法

 [考试内容]

1、醇的分类、结构、命名和物理性质

2、  醇的化学性质

3、  醇的制备

4、  醚和环氧化合物:命名、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5、  醚的制备

6、  硫醇、硫醚的性质

 

第六章    烯 烃

[目的要求]

1、  了解烯烃的结构、同分异构、物理性质

2、  熟悉烯烃的制备方法

3、  掌握烯烃的系统命名法及顺、反异构体的顺/反、Z/E标记方法

4、  掌握烯烃的加成、氧化反应,理解亲电加成反应的历程和碳正离子的特点,掌握马氏规则(狭义和广义)

 [考试内容]

1、 烯烃的结构及异构现象

         2、烯烃的命名:系统命名法,顺反异构的顺/反和Z/E命名法

 3、烯烃的物理性质及稳定性比较

4、烯烃的化学性质

5、烯烃的制备

 

第七章    炔烃和二烯烃

 [目的要求]

1、  了解炔烃和二烯烃的结构

2、  了解用分子轨道法来解释二烯烃键长平均化和能量低的特点

3、  熟悉化学反应的平衡控制和速度控制,卤乙烯型和卤丙烯型卤代烃的特性

4、  掌握炔烃、二烯烃的系统命名方法、化学反应和制备方法。共轭效应

[考试内容]

1、炔烃:结构、异构、命名、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以及制备

2、二烯烃分类、命名;共轭二烯烃的结构和化学性质;聚集二烯烃的结构

3、卤乙烯型和卤丙烯型卤代烃   

第八章   芳  烃

 [目的要求]

1、  了解苯的结构特点和物理性质、芳香性的概念、芳香烃的工业来源以及苯中毒的防护

2、  熟悉常见稠环芳烃的结构及其化学性质,利用共振式解释定位规律

3、  掌握单环芳烃的命名、化学反应、定位基和定位规律的应用以及休克尔规则

 [考试内容]

1、苯的结构

2、 单环芳烃的异构、命名及物理性质

3、 单环芳烃的化学性质和苯环上亲电取代反应的定位规律

4、 多环芳烃和非苯芳烃(休克尔规则)

第九章   羰基化合物

[目的要求]

1、  了解醛、酮的物理性质和结构

2、  熟悉醛、酮的结构与亲核加成活性的关系,熟悉醛酮的制备方法

3、  掌握醛、酮的命名,化学性质、鉴别方法;掌握不饱和醛酮的化学性质

[考试内容]

1、  醛、酮的结构、命名和物理性质

2、  醛、酮的化学性质

3、  醛酮的制备

4、  不饱和醛酮的性质 

第十章            酚、醌

[目的要求]

1、  了解酚和醌的制备

2、  熟悉酚和醌的结构、命名、物理性质以及对苯醌的反应

3、  掌握酚和醌的化学性质

[考试内容]

1、酚的结构、命名、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以及制备

2、 醌的分类、命名、制备以及对苯醌的反应 

第十一章     羧酸和取代羧酸

[目的要求]

1、  了解羧酸及取代羧酸的结构特点、物理性质

2、  熟悉羧酸的制备

3、  掌握羧酸及取代羧酸的系统命名方法、化学性质

[考试内容]

1、  羧酸的分类、命名、物理性质、结构和酸性

2、  羧酸的化学性质

3、  羧酸的制备

4、  取代羧酸:卤代酸、羟基酸、酮酸

第十二章     羧酸衍生物

[目的要求]

1、  了解羧酸衍生物的结构和物理性质

2、  熟悉羧酸衍生物的制备,碳酸及原酸衍生物的性质

3、  掌握羧酸衍生物的性质,乙酰乙酸乙酯和丙二酸二乙酯在合成上的应用

[考试内容]

1、  羧酸衍生物的结构、命名和物理性质

2、  羧酸衍生物的化学性质:亲核取代反应、与有机金属化合物的反应、还原反应、酯缩合反应,酰胺的特殊性质

3、  羧酸衍生物的制备

4、  乙酰乙酸乙酯和丙二酸二乙酯

5、  碳酸及原酸衍生物

第十三章 有机含氮化合物

[目的要求]

1、  了解有机含氮化合物的结构、分类

2、  熟悉胺类的制备,偶氮化合物和重氮甲烷的反应

3、  掌握胺的系统命名法,掌握硝基化合物、胺、重氮盐、季铵盐和季铵碱的化学性质

 [考试内容]

1、  硝基化合物的结构、命名和化学性质

2、  胺的分类、结构、命名、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3、  胺的制备

4、  季铵盐和季铵碱的性质

5、  重氮化合物、偶氮化合物和重氮甲烷的反应

第十四章  杂环化合物

[目的要求]

1、  了解含两个杂原子的五元、六元杂环的结构、性质

2、  熟悉常见杂环化合物的结构、命名方法

3、  掌握吡咯、呋喃、噻吩、吡啶、喹啉的电子结构、化学性质,能够比较其环稳定性、酸碱性、亲电取代反应活性的差异

[考试内容]

1、  杂环化合物的分类、命名

2、  五元杂环:吡咯、呋喃、噻吩、吲哚和含两个杂原子五元杂环的结构、性质

3、  六元杂环:含一个氮原子(吡啶、喹啉、异喹啉)、含两个氮原子(哒嗪、嘧啶、吡嗪)、含氧原子(吡喃、吡喃酮)六元杂环的结构、化学性质

 第十五章     氨基酸、多肽、蛋白质和酶化学

[目的要求]

1、  了解多肽和蛋白质的结构、命名、理化性质

2、  熟悉氨基酸的分类和命名

3、  掌握氨基酸的结构、化学性质

 [考试内容]

1、  氨基酸:结构、酸碱性、分类、等电点、化学性质

2、  多肽和蛋白质:命名、结构特点、测定和结构层次

3、  酶的化学:结构、催化作用特点、高效性影响因素

第十六章     糖  类

[目的要求]

1、  了解糖类化合物在自然界的分布、来源及生物重要性

2、  熟悉常见二糖、多糖的结构和性质

3、  掌握葡萄糖和果糖的结构以及单糖的性质

[考试内容]

1、  碳水化合物的定义、分类

2、  单糖的结构(构型、开链结构、环状哈武斯式和吡喃糖的构象式)

3、  单糖的化学性质

4、  双糖(蔗糖、麦芽糖、纤维二糖、乳糖)和多糖(淀粉、纤维素、糖原、环糊)的结构和性质

三、试题类型
    由化合物的系统命名,写出化合物的结构式,写出反应主要产物或反应条件,用化学方法鉴别化合物,反应机理题,化学合成题,推测结构等题目组成。

上一篇:黔南民族师范学院2017年普通高等教育专科升本科招生章程 下一篇: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2017年“专升本”专业课考试科目一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