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10/29 15:53:23 阅读量:2390
《英语》科目考试大纲
一、考试目标
专升本《英语》科目考试旨测试考生的英语阅读、表达、运用能力以及综合分析和逻辑思维能力,选拔优秀高职高专毕业生升入我校本科继续学习。
二、考试对象
本大纲适用于修完大学英语专科阶段的内容,参加我校“专升本”考试的学生。
三、考试性质与范围
本考试属于标准参考性学业水平类选拔考试。考试范围包括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基础阶段所规定的(除听说技能以外)的读、写、译技能以及语法结构、词汇、文化背景知识。
四、考试方式
考试形式为笔试、闭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考试使用答题卡一张和答题纸一张,考生须在答题卡和答题纸上填涂考生准考证号、姓名及考试答案。
五、考试内容
考试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词汇结构 (Vocabulary and Structure)
测试考生运用词汇与语法知识的能力。测试范围包括《基本要求》中的“语法结构表”所规定的全部内容和一部分大学英语四级要求的内容。题型为多项选择(Multiple Choice)。
本部分的得分占总分的20%。测试时间为20分钟。
2、完型填空(Cloze)
测试考生综合的能力。重点测试范围包括《基本要求》中的所规定的全部内容和一部分大学英语四级要求的内容。在一篇250词左右的短文中留出20个空白,要求考生从每题所给的4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使补足后的短文意思通顺、前后连贯。
本部分的得分占总分的20%。测试时间为15分钟。
3、阅读理解(Reading Comprehension)
测试考生从书面文字材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本部分测试的文字材料包括一般性阅读材料(文化、社会、常识、科普、经贸、人物等)和应用性文字,其内容能为各专业学生所理解。包括多项选择(Multiple Choice)、简答题(Short Answer Questions)等题型。要求考生阅读三篇短文,其中二篇为多项选择题型的短文理解测试题,一篇为简答题(Short Answer Questions)。考生应根据短文内容对所给问题作出最佳选择或给出最佳答案。
本部分的得分占总分的30%。测试时间为40分钟。
4、翻译 (Translation)
翻译部分为英汉互译。测试考生的翻译技能和水平。汉译英部分:要求考生根据全句意思将汉语译成英语。翻译须符合英语的语法结构和表达习惯,要求用词准确。英译汉部分:测试考生将英语正确译成汉语的能力。所译材料为句子或段落,包括一般性内容和实用性内容。
本部分的得分占总分的15%。测试时间为15分钟。
5、写作 (Writing)
测试考生的书面表达能力。要求考生根据题目要求,写一篇200词左右的短文。
本部分的得分占总分的15%。测试时间为30分钟。
六、试卷结构
试卷为客观题、主观题混合型,共100分。
试卷共分五部分,题型结构如下:
Part I.词汇与结构。共20题,每题1分,共20分。
Part II.完形填空。共20题,每题1分,共20分。
Part III. 阅读理解。15小题,共30分。二篇为多项选择题型的短文理解测试题,每篇5小题,共20分;一篇为简答题(Short Answer Questions),5小题,共10分,
Part IV.翻译。5小题,共15分。题目分两种类型:汉译英和英译汉。
Part V.写作。1小题,共15分
七、参考教材
《全新版大学进阶英语综合教程》1-3册,总主编李荫华,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大学语文》考试大纲
一、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
《大学语文》是全国普通高校面向文(汉语言文学专业除外)、理、工、农、医、财经、政法、艺术、教育等各类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素质教育课程。目前我院将该课程列为通识教育人文社会科学课程,文科类专业的公共必修课,其他专业的公共选修课。
设置本课程的目的:
1、通过对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接受爱国主义精神的熏陶和教育,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具备高尚的思想品质和健康的道德情操。
2、提高语文水平,能顺利而准确地阅读一般文章、学术论著和文学作品,能读懂难易适中的文言文,具有较强的阅读理解能力。
3、掌握一定的文学基础知识,具有分析、评价文学作品的初步能力。
4、掌握运用汉语言文字的规范,具有较好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
二、考试内容与考核目标
《大学语文》课程的考试内容可分为语言知识、文学知识、作品阅读和作文四个方面。这四个方面的考试内容和考核目标如下:
(一)语言知识部分(15分)
语言知识,主要指文言实词、虚词、句式方面的知识。对语言知识的考核,重点从阅读理解课文的角度出发,要求考生理解课文中出现的文言实词、虚词、句式在特定语言环境中的含义。
(二)文学知识部分(20分)
文学知识,主要指作家作品基础知识。
对作家作品知识的考核,要求认识课文作者的字号,所属朝代或国别,主要思想倾向和文学成就,主要文学成就(包括文学创作的基本内容和风格,所属文学流派或团体,在文学史上的地位等最基本的知识点),作品集名称;认知课文所属专书的编著者、编著朝代、文体性质、基本内容,主要特色和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三)课文阅读分析部分(25分)
课文阅读分析的总体考核目标是:
1、识记每篇课文的作者及其所属时代或国别;
2、识记每篇课文所属文体类别,联系课文的内容和基本表现方法,了解其主要文体特征;
3、记忆教材中规定背诵的课文;
4、理解并概括课文的主旨(论说文的中心论点,记叙文的中心思想,诗词的基本思想感情,小说的主题思想),认识其思想意义;
5、把握课文的结构特点;
6、理解并根据课文的主要创作特色,对各种文体常用的文学表现手法和技巧,如对偶、排比、烘托、铺垫、暗示、比兴、象征、白描、夹叙夹议、托扬言志等,能联系课文作简要分析;
7、识别并理解课文中常见的修辞格,如比喻、比拟、对偶、夸张、排比、反语、反诘、设问、反复等,并能联系课文说明其修辞作用;
8、熟记课文中的关键词句和富于表现力的精彩词句,理解其含义和表情达意作用。
例:《秋水》
根据本文主旨,说明其客观思想意义;理解庄子散文善于援譬设喻的特点;找出文中的比喻句,分别说明其含义及表达作用;识别文中的排比句和反诘句;理解本文所用的逐层推进的说理方法,并据此对文章说理过程作简要分析。
例:《归园田居》
概括这首诗的主旨,找出体现旨意的关键诗句;指出诗中运用对比的词语,并说明其表现的意蕴;理清诗中写景部分的角度与层次,具体说明它是如何做到情景相互生发的。
(四)作文部分(40分)
作文主要是对应考者书面表达能力的考核,同时也是对应考者思想修养,语文水平,知识积累和综合分析能力的全面测试。
作文考核的基本要求是:思想内容正确,中心明确,条理清楚、结构完整、文字通顺、标点正确、书写工整、字体及行文合乎规范。
应考者应把学习和练习重点放在提高议论和叙事、抒情的能力上。
附 录:
(一)重点阅读课文:
《先秦诸子语录(一)》、《冯谖客孟尝君》、《秋水》、《李将军列传》、《陈情表》、《蒹葭》、《短歌行》、《归田园居》、《滕王阁序》、《春江花月夜》、《山居秋暝》、《登高》、《长恨歌》、《西塞山怀古》、《锦瑟》、《虞美人》、《十年生死两茫茫》、《声声慢》、《水龙吟》、《沈园二首》、《再别康桥》、《雨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断魂枪》、《咬文嚼字》、《内蒙访古》、《麦琪的礼物》
(二)主要参教书
大学语文(增订本).教育部高教司组编.徐中玉 齐森华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普通高等教育“九五”国家级重点教材)。
《测量学》考试大纲
第一部分:基本要求
考生应按本大纲的要求,了解或理解“测量学”中测量坐标系和高程、测量误差基本知识、水准测量和水准仪、角度与距离测量及全站仪、控制测量、地形图基本知识及碎部测量的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学会、掌握或熟练掌握上述各部分基本概念与基本操作方法。应注意各部分知识的结构及知识的内在联系;应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运算能力;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解决简单的实际工程问题。
第二部分:考试内容
一、测量坐标系和高程
铅垂线、水准面、大地水准面的概念;大地水准面和铅垂线是测量外业所依据的基准面和基准线;测量常用坐标系(大地坐标系、空间直角坐标系、平面直角坐标系、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含义;高程及相对高程的基本含义;用水平面代替水准面时对水平距离、水平角及高差影响的基本结论;方位角的概念及坐标方位角的计算与传递的基本知识。
二、测量误差的基本知识
测量误差产生的基本原因;测量误差的分类与处理的基本原则;偶然误差的特性;衡量精度的标准(中误差、相对误差、极限误差)的基本含义;算术平均值的概念;根据观测值计算观测值精度的方法。
三、水准测量和水准仪
水准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克服地球曲率和大气折光对水准测量影响的方法;三、四等水准测量外业操作步骤、计算方法及限差要求;角检验的基本方法。
四、角度、距离测量与全站仪
水平角的概念与水平角测量原理;竖直角的概念与竖直角测量原理;水平角观测的基本方法(测回法、方向观测法)的作业过程与计算;如何削除或减弱仪器误差、视准轴误差、横轴倾斜误差及竖轴倾斜误差对水平角观测误差的影响;全站仪的基本操作、功能;三角高程测量的基本原理。
五、控制测量
控制测量的含义、目的;平面控制测量的方法(三角网测量、导线测量、交会测量);坐标方位角的计算、坐标正算与反算;单一导线的布设形式(附合导线、闭合导线及支导线)、观测要素及简易平差计算;单一水准路线(支水准路线、附合水准路线及闭合水准路线)的平差计算。
六、地形图的基本知识、碎部测量
地物、地貌及地形的基本概念;地图比例尺的概念及种类(数字比例尺、图示比例尺);比例尺精度的含义及作用;地形图符号的种类及其含义;等高线的概念、分类及基本性质;测定碎部点的基本方法(极坐标法、方向交会法)的原理及其作业过程。
第三部分:考试方式
闭卷笔试时间120分钟
第四部分:试卷结构及题型
主要包括名词解释、填空、简答及计算等基本形式。
第五部分:参考书目
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潘正风等编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
地球物理勘探概论考试大纲
一、考试内容
第一章 岩(矿)石物性与各类矿床的地球物理特征
第二章 重力勘探
第三章 磁法勘探
第四章 电法勘探
第五章 地震勘探
第六章 综合地质地球物理方法
二、考试要求
第一章 岩(矿)石物性与各类矿床的地球物理特征
熟悉岩(矿)石物性,掌握常见矿床的地球物理特征。
第二章 重力勘探
掌握重力勘探的基本原理、野外观测方法及资料整理、重力异常的处理与解释以及重力勘探的应用。
第三章 磁法勘探
掌握磁法勘探的基本原理、野外观测方法及资料整理、磁法资料的处理与解释以及磁法勘探的应用。
第四章 电法勘探
掌握电法勘探的基本原理,掌握直流电法、电磁测深、激电、地质雷达等勘探方法及其资料处理和解释方法。
第五章 地震勘探
掌握地震勘探的基本原理、地震波的时距曲线,熟悉地震仪原理及操作,掌握反射波、折射波及其他地震勘探方法,掌握地震勘探的应用。
第六章 综合地质地球物理方法
掌握不同勘探阶段的综合地质地球物理方法。熟悉重、磁、电、地震等方法20世纪在我国的发展现状以及它们在石油、煤田、金属矿、水文、工程和环境等方面的应用现状。
三、主要参考书
刘天佑,地球物理勘探概论,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6年
《房屋建筑学》考试大纲
第一部分: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对民用建筑设计、建筑构造设计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方法有比较系统的认识和正确的理解,并逐步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自学能力;提高学生建筑艺术鉴赏审美能力,并初步训练学生综合运用设计原理知识来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能够设计功能简易的建筑方案和绘制建筑大样构造做法。
第二部分:考试知识单元
(一)知识单元1: 建筑设计概论
建筑的基本概念、构成建筑的基本要素、建筑分类;
建筑设计要求和依据;
名词术语:建筑物、构筑物、耐火等级、建筑模数、基本模数、分模数、扩大模数、定位轴线
(二)知识单元2: 民用建筑设计原理
1建筑平面设计:
⑴使用部分和交通联系部分设计 ⑵平面的组合设计
⑶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15年版)安全疏散口、距离和楼梯数量。
2建筑剖面设计:
⑴概念:平面是水平空间设计,剖面是竖直空间设计
⑵坡度与视点关系,结构形式和材料对剖面的影响。
⑶民用建筑的耐火等级、最多允许层数和防火分区最大允许建筑面积
3建筑立面和体型设计
⑴建筑构图基本(美的)法则 ⑵建筑体型和建筑立面设计概述
4建筑总平面(场地)设计
⑴总平面布置 ⑵建筑物的日照间距
5名词术语:开间和进深、层高和净高、韵律、尺度、建筑控制线(红线)
(三)知识单元3: 民用建筑构造设计(核心、考试重点)
1建筑构造概论
⑴建筑构造研究内容和基本方法 ⑵影响建筑构造的因素和设计原则
2地基与基础
⑴基础与地基概念 ⑵地下室的防水防潮构造
3墙体构造设计
⑴墙体类型与设计要求
⑵砖墙的细部构造(结合地面做法一起考查):散水、勒脚、防潮层、踢脚线和地面做法
⑶隔墙与隔断 ⑷墙面装修:墙面抹灰做法、分层作用
4楼地面构造:地面做法结合墙体细部构造一起综合考测
5楼梯设计及其他垂直交通设施
⑴楼梯设计构造详图:踏步、梯段、平台和净高尺寸要求(必考内容之一)
⑵台阶和坡道构造 ⑶电梯相关知识点:电梯组成及设计要求、候梯厅尺寸要求
6屋顶构造
⑴屋面防水等级和防水要求
⑵平屋面排水设计 (必考内容之一)
⑶平屋面构造做法详图(必考内容之一)
7门窗构造和变形缝
⑴门和窗构造 ⑵变形缝的类型和设置要求
第三部分:教材和参考书籍
(一)教材
房屋建筑学(第三版).潘睿编.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4年.
(二)主要参考书
1.房屋建筑学(第四版).同济大学等四校合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
2. 房屋建筑学(第三版).李必瑜编.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12.
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5.
《管理学》考试大纲
一、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 总论
考核知识点
(一) 管理与管理学
1. 管理学的定义;
2. 管理学的研究对象;
3. 管理的性质;
4. 管理的职能;
5. 管理者的角色;
6. 管理者的技能。
(二) 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1. 古典管理理论;
2. 行为管理理论;
3. 现代管理理论。
(三) 道德与社会责任
1. 道德与四种商业道德观;
2. 管理者道德行为的影响因素;
3. 提升员工道德修养的途径;
4. 社会责任与利润取向。
(四) 信息与信息化管理
1. 信息及其特征;
2. 信息管理工作;
3. 信息化管理。
第二部分 决策与计划
考核知识点
(一) 决策与决策方法
1. 决策与决策理论;
2. 决策的分类;
3. 决策的过程;
4. 决策的影响因素;
5. 决策方法。
(二) 计划与计划工作
1. 计划的概念及其性质;
2. 计划的类型;
3. 计划编制过程。
(三) 战略性计划与计划实施
1. 战略环境分析;
2. 战略的类型;
3. 战略的制定方法。
4. 计划的组织实施。
第三部分 领导
考核知识点
(一)领导概论
1. 领导的内涵;
2. 领导风格的类型;
3. 领导理论。
(二)激励
1. 激励原理;
2. 激励的需要理论;
3. 激励的过程理论;
4. 激励实务。
(三)沟通
1. 沟通的原理;
2. 组织沟通;
3. 沟通管理;
4. 组织冲突与谈判。
第四部分 控制
考核知识点
(一) 控制与控制过程
1. 控制活动;
2. 控制过程;
3. 有效控制。
(二) 控制方法
1. 预算控制;
2. 生产控制;
3. 财务控制;
4. 综合控制方法。
二、考核方式
采用笔试方式,题型包括名词解释、填空题、问答题、论述题等,理论教学各章节属于考试内容;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三、教材
管理学原理(第二版).王爱民 张素罗 主编.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3。
四、参考书
管理学(第三版),周三多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
《会计学原理》考试大纲
一、考试大纲
第一部分 总论
考试知识点:
1.会计含义;2.会计职能与会计对象;3.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4.会计核算方法;5.会计信息质量要求6.权责发生制。
第二部分 会计要素、会计等式、会计科目和账户
考试知识点:
1.会计要素的内容;2.经济业务发生对会计等式的影响;3.会计科目与会计账户联系与区别;4.会计账户的基本结构和内容。
第三部分 复式记账
考试知识点:
1.借贷记账法;2.试算平衡;3.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的平行登记。
第四部分 生产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核算
考试知识点:
1.资金筹集业务的核算;2.供应过程的核算;3.产品生产过程的核算;4.销售过程的核算;5.利润和利润分配的核算。
第五部分 账户的分类
考试知识点:
1.基本账户;2.调整账户;3.业务账户。
第六部分 会计凭证
考试知识点:
1.会计凭证的种类;2.原始凭证的填制和审核;3.记账凭证的填制和审核。
第七部分 会计账簿
考试知识点:
1.会计账簿的种类;2.会计账簿的内容和设置;3.登记账簿的规则;4.对账和结账。
第八部分 财务处理程序
考试知识点:
1.记账凭证财务处理程序;2.汇总记账凭证财务处理程序;3.科目汇总表财务处理程序。
第九部分 财产清查
考试知识点:
1.财产清查的含义和种类;2.财产清查的方法;3.财产清查结果的处理。
第十部分 财务会计报告
考试知识点:
1.企业财务会计报告的作用和内容;2.企业财务会计报表的分类及编制要求;3.企业资产负债表的编制;4.企业利润表的编制。
二、考核方式
采用闭卷笔试方式,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三、考试题型
题型包括单项选择、多项选择、判断、简答和分录题等基本形式,考试内容不超出考试大纲。
四、参考教材
会计学原理,邱卫林等主编,立信会计出版社,2018年1月。
《微积分》考试大纲
第一部分:基本要求
考生应按本大纲的要求,了解或理解“微积分”中函数、极限和连续性、一元函数微积分学、多元函数微积分学、无穷级数、常微分方程的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掌握或熟练掌握上述各部分的基本方法。应注意各部分知识的结构及知识的内在联系;应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运算能力;能运用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正确地推理证明,准确地计算;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第二部分:考试内容
一、函数、极限和连续
函数的概念,复合函数的概念;基本初等函数的性质与图形,极限的基本性质,极限的存在准则(单调有界数列必有极限以及夹逼定理),两个重要极限,函数极限与数列极限的关系,无穷小与无穷大概念,极限存在与无穷小的关系;函数在一点连续的概念,初等函数的连续性,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有界性、最值性与介值性)。
二、一元函数微分学
导数的概念及其几何、物理意义,导数的四则运算法则,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公式,复合函数的求导法,隐函数以及由参数方程所确定的函数的求导法,高阶导数的概念:罗尔(Rolle )定理,拉格朗日(Lagrange)定理,洛必达(L'Hospital)法则,五个基本的麦克劳林(Maclaurin)公式,函数单调性与曲线的凹凸性,函数极值的概念和求法,函数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求法。
三、一元函数积分学
原函数与不定积分的概念及其几何意义,不定积分的基本性质与运算法则。基本积分公式表,不定积分的换元法与分部积分法;定积分的概念及其几何意义,定积分的基本性质,变上限的积分及其求导,原函数存在定理,牛顿——莱布尼兹(Newton-Leibniz)公式,定积分的换元法与分部积分法;定积分的应用(计算平面图形面积、立体体积、变力沿直线所作的功等)。
四、多元函数微积分
二元函数及多元函数概念,有界闭区域上二元连续函数的性质(最大值与最小值定理,介值定理);偏导函数的概念及其几何意义,高阶偏导函数的概念,复合函数的求导法,隐函数的求导法,多元函数的极值,函数的最大值与最小值,条件极值的概念与拉格朗日乘数法;二重积分的概念、二重积分的性质,二重积分的计算法(在直角坐标系与极坐标系下),二重积分的应用(立体体积)。
五、无穷级数
数项级数(收敛、发散、和)的概念。级数收敛的必要条件,级数的基本性质,正项级数的收敛性的判别法(比较判别法,比值判别法),几何级数与-级数的收敛性,交错级数的莱布尼兹判别法,绝对收敛与条件收敛,函数项级数的收敛点、收敛域、和函数的概念,幂级数的收敛半径与收敛区间的求法,幂级数的基本性质,幂级数的求和,简单函数的展开成幂级数。
六、常微分方程
常微分方程的基本概念(阶、解、初始条件与特解,通解等),可分离变量的方程、齐次方程、一阶线性方程的解法。二阶线性(齐次与非齐次)微分方程通解的结构,二阶常系数齐次与非齐次线性方程的解法。
第三部分:参考教材
工科高等数学.侯风波主编.辽宁大学出版社.2013.
《自动控制原理》考试大纲
第一部分:基本要求
考生应按本大纲的要求,了解或理解“自动控制原理”中控制系统数学模型、典型环节传递函数、控制系统的框图化简。一阶二阶系统的时域响应、劳斯稳定判据、控制系统的给定误差、控制系统开环对数频率特性、奈奎斯特稳定判据,系统的相对稳定性和稳定裕度;学会、掌握或熟练掌握上述各部分的基本方法,了解180度常规根轨迹绘制、控制系统的串联超前校正、控制系统的串联滞后校正的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应注意各部分知识的结构及知识的内在联系;应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运算能力;有运用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正确地分析,准确地计算;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第二部分:考试内容
一、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
控制系统的典型环节特性、控制系统的结构图等效变换、信号流图。
二、控制系统的时域分析
典型输入信号的特点,一阶系统的阶跃响应、二阶系统的阶跃响应、二阶系统的动态性能指标(超调量、峰值时间、调节时间)的概念及运算、控制系统的劳斯稳定判据及应用、控制系统的型、控制系统给定信号作用下的稳态误差分析。
三、线性系统根轨迹
线性系统的常规根轨迹的绘制、系统临界稳定点的分析及计算。
四、控制系统频域分析
频率特性与传函的关系、频率特性的波特图绘制方法、奈克斯特曲线稳定判据、典型环节的对数频率特性、根据控制系统开环传函绘制波特图、由波特图求解系统的开环传函、控制系统的幅值裕度和相位裕度的求解。
五、控制系统的校正
校正的基本方式、基于频率响应的串联超前校正的分析与设计、基于频率响应的串联滞后校正的分析与设计。
第三部分 教材
自动控制原理(第二版).张志钢 卢晓主编.中国电力出版社.2010.
易学仕在线小提示
更多江西专升本考试资讯,可关注微信公众号:专升本考试中心。更多江西专升本课程、题库、备考资料可到下载易学仕在线app或登录易学仕在线官网观看。备考路上很辛苦,有我们的陪伴,不孤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