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6/16 15:06:24 阅读量:3110
一、适用专业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
二、课程性质及教材
《运动生理学》是在《运动解剖学》之后开设的全国各体育院系体育学各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理论课和主干课。该课程是从人体运动的角度,研究人体在体育运动的影响下机能活动变化规律的科学,在实验基础上研究人体对急性运动的反应和长期运动训练所引起的机体结构和机能变化规律,以及形成和发展运动技能的生理学规律。
教材:《运动生理学》(第三版)邓树勋等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4. ISBN: 978-7-04-042309-9
三、考核内容
绪论
第一节 运动生理学概述
一、运动生理学的概念
二、运动生理学的基本方法和水平
第二节 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
一、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和基本概念。
第三节 人体生理机能的维持与调节
一、内环境及其稳态
二、生理机能的调节。
第四节 人体生理机能调节的控制
一、非自动控制系统概念
二、反馈控制系统概念
三、前馈控制系统概念
第五节 运动生理学的发展历史与研究现状
一、运动生理学的发展历史
二、动生理学的研究现状
第一章 肌肉活动
第一节 细胞生物现象
一、刺激、反应与兴奋
二、细胞生物典活动
第二节 肌肉收缩原理
一、肌肉的微细结构
二、肌肉收缩与舒张过程
第三节 肌肉的收缩形式与力学特征
一、肌肉的收缩形式
二、肌肉收缩的力学特征
第四节 肌纤维类型与运动能力
一、不同类型骨骼肌纤维的形态结构和功能特征
二、肌纤维类型与运动的关系
第二章 能量代谢
第一节 人体能量的供给
一、ATP与ATP稳态
二、ATP的生成过程
三、不同途径合成ATP的总量及效率
第二节 人体能量代谢的测定
一、测定人体能量代谢的原理与方法
二、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及基础代谢率
三、基础代谢
第三节 运动状态下的能量代谢
一、能量代谢对急性运动的反应
二、能量代谢对慢性运动的反应
三、与运动相关的能量代谢检测与评价
第三章 神经系统的调节功能
第一节 组成神经系统的细胞及其一般功能
一、神经元
二、神经胶质细胞
第二节 神经系统功能活动的基本原理
一、突触传递
二、反射活动的基本规律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过程;神经元间的信息传递过程;中枢抑制的种类与生理机制。
第三节 神经系统的感觉分析功能
一、感觉概述
二、躯体和内脏的感觉功能
三、眼、耳的视听觉功能
四、内耳的平衡觉功能
感觉生理的基本概念以及与体育活动的关系;与体育活动紧密相关的位觉、本体感觉、视觉、听觉的功能活动、基本生理现象和机制。
第四节 神经系统对姿势和运动的调节
一、中枢对姿势的调节
二、中枢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脊髓对躯体运动的调节作用;脑干对肌紧张和姿势反射的调节;小脑和基底神经节在体育活动控制中的作用;大脑在运动控制中的作用;体育活动中神经元活动的功能整合。
第四章 内分泌调节
第一节 概述
一、内分泌系统和内分泌
二、激素的生理作用和作用特征
三、激素作用的机制
第二节 主要内分泌腺的内分泌功能
一、下丘脑与垂体的内分泌功能
二、甲状腺的内分泌
三、肾上腺的内分泌
四、胰岛的内分泌
第三节 运动与内分泌功能
一、腺垂体激素;神经垂体激素的生物学作用和对体育活动的反应和适应。
二、甲状腺激素的生物学作用;甲状腺激素对体育活动的反应和适应。
三、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生物学作用和对体育活动的反应和适应。
四、糖皮质激素、盐皮质激素的生物学作用和对体育活动的反应与适应。
五、儿茶酚胺生物学作用;儿茶酚胺与应急反应;儿茶酚胺对体育活动的反应与适应。
第五章 免疫与运动
第一节 免疫学基础
一、免疫系统
二、免疫应答
第二节 运动与免疫
一、免疫功能对运动的反应
二、免疫功能对运动的适应与调理
第六章 血液与运动
第一节 血液的组成与特性
一、血液的组成
二、血液的理化特性
三、血液的功能
第二节 血液的功能
一、血浆的功能
二、血细胞的功能
三、血型与输血
第三节体育活动对血液成分的影响
一、运动对血浆的影响
二、运动对血细胞的影响
三、高原训练和低氧训练对血液组成的影响
第七章 呼吸与运动
第一节 肺通气
一、肺通气原理
肺通气的动力和阻力;
二、肺通气功能的评定
肺的容积和肺容量;肺通气量和肺泡通气量
三、肺通气对运动的反应与适应
四、呼吸肌的训练
第二节肺换气和组织换气
一、气体交换原理和过程
二、影响气体交换的因素
第三节 呼吸运动的调节
一、呼吸中枢
二、人体正常呼吸运动的调节
三、运动时呼吸的变化和调节。
1、运动时通气机能的变化
2、运动时换气机能的变化
3、运动时呼吸的调节
4、运动时合理呼吸
第八章 血液循环与运动
第一节 心脏生理
一、心肌的生理特性
二、心动周期与心脏泵血功能
三、心脏泵血功能的评价
四、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
第二节 血管生理
一、动脉血压
二、静脉血压和静脉回心血量
第三节 心血管活动的调节
一、神经调节
二、体液调节
第四节 运动训练对心血管功能的影响
一、心血管系统对运动的反应
二、心血管系统对运动训练的适应
第九章 消化、吸收与排泄
第一节 消化与吸收
一、消化
二、吸收
第二节 排泄
一、肾的基本结构与功能
二、尿液的形成
三、肾脏排泄及其对机体酸碱平衡和水平衡的调节作用
四、运动对肾功能的影响
第十章 身体素质
第一节 力量素质
一、力量素质的生理学基础
二、力量素质的训练
第二节 有氧耐力素质和无氧耐力素质
一、有氧耐力素质
二、无氧耐力素质
第三节 速度
一、速度素质的生理学基础
二、速度素质的训练
第四节 平衡、灵敏、柔韧、协调素质
一、平衡的生理基础
二、灵敏素质的生理基础
三、柔韧素质
四、协调
第十一章 运动与身体机能变化
第一节 赛前状态和准备活动
一、赛前状态
二、准备活动
第二节 进入工作状态与稳定状态
一、进入工作状态
二、稳定状态
第三节 运动性疲劳
一、运动性疲劳的特点
二、运动性疲劳发生的部位
三、运动性疲劳产生的机制
四、运动性疲劳的诊断
第四节 恢复过程
一、恢复过程的一般规律
二、机体能源储备的恢复
三、促进人体功能恢复的措施
第十二章 运动技能形成
第一节 运动技能概述
一、运动技能的基本概念
二、运动技能的生理本质
第二节 运动技能形成的过程
一、泛化过程
二、分化过程
三、巩固过程
四、动作自动化
第三节 运动技能形成的因素
一、反馈的作用
二、大脑皮质机能的作用
三、感觉机能的作用
四、消除防御性反射
五、运动技能间相互作用
第十三章 年龄、性别与运动
第一节 儿童少年与运动
一、儿童少年的生长发育及生理特点
二、儿童少年的身体素质
第二节 女子与运动
一、女子的生理特点
二、月经周期、妊娠与运动
第三节 老年人与体育锻炼
一、老年人的生理特点
二、运动对老年人生理功能的影响
第十四章 肥胖、体重控制与运动处方
第一节 身体成分概述
一、体重与身体成分
二、身体成分与体重控制的意义
三、理想体重与身体成分
第二节 肥胖与体重控制
一、肥胖的危害及形成机制
二、体重控制与运动减肥的生理学机制
第三节运动处方
一、运动处方概述
二、运动处方的制定与实施
第十五章 环境与运动
第一节 冷热环境
一、体温的调节
二、热环境与运动
三、冷环境与运动
第二节 高原环境与运动
一、高原环境的特点及其对运动能力的影响
二、人体对高原环境的生理反应与高原适应
第三节 水环境与运动
一、水环境运动对人体生理功能的影响
二、人体对水环境的适应
第四节 大气环境与运动
一、大气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二、大气环境污染与运动
第五节 生物节律与运动
一、生物节律机制
二、生物节律与运动能力
三、运动员生物节律的调整
四、考试方式、试题类型及分值
(一)本课程考试采用闭卷、笔试。
(二)试题类型及分值(卷面总分150分)。
1.单选题(在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40分)
2.填空题(在每小题空格内填入正确答案;20分)
3.名词解释(要求对专业术语进行详细地说明;10分)
4.简答题(简要说明理由;40分)
5.论述题(要求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论述;40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