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升本/专转本/专接本
地区
栏目
大纲

安徽艺术学院2020年专升本表演(综合艺术)考试大纲

发布时间:2020/05/11 13:08:15 阅读量:4196

热点: 安徽艺术学院专升本

艺术概论

一、总纲

本科目考试对象为参加普通高校专升本入学统一考试的高职(专科)艺术类相关专业应届毕业生。考试性质为理论知识及应用能力考察,考试形式为笔试。

 

本科目考试依据《安徽省普通高职(专科)层次升入本科教育培养工作实施方案》等文件精神,主要考察高职(专科)阶段所学专业课程《艺术概论》内容,要求能较全面、系统地掌握艺术学相关理论的基本概念、本质属性、艺术发展基本规律、世界文化艺术与民族文化的关系等相关知识,培养和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分析艺术发展的总体规律以及具体艺术门类的发展规律等相关问题能力,为大学本科阶段更为深入的学习和以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考试注重考察的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思想性等维度,体现在:侧重考察艺术类专业学生对于艺术史和艺术理论基本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养成较为全面的人文艺术类学科综合常识素养;并能够通过自主分析与综合评价,把基本理论知识运用于艺术作品鉴赏中,体现出较好的艺术鉴赏水平,在提高审美能力的基础上,初步具备一定的艺术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同时,注重考察艺术理论知识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合,体现艺术学科理论的思想属性与社会价值。

 

二、学科考查内容纲要

1.考核目标与要求:

本考试主要考查考生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贫评价、表达应用和探究创新等能力。

要求考生:了解并掌握艺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待征,熟悉主要艺术门类的基本知识,提高艺术鉴贫力与艺术修养,增强人文素质;了解现当代艺术学学科的发展概况及特点,理解和认识从艺术创作到艺术接受的全过程;能够结合具体案例阐述如何使艺术系统活动(创作、作品、鉴贫)保持良性循环,结合中国艺术发展现状对具体艺术作品或艺术现象做出分析评价。

考察依据的学科课程标准:《艺术概论课程标准》(课程名称《艺术概论》,课程代码0101130101,0101130102)。

考试依据的教材版本:《艺术学概论》(第四版),彭吉象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

 

2.考试范围与要求:

上编 艺术总论


第一章 艺术的本质与特征

第一节 艺术的本质

第二节 艺术的特征

识记、掌握;中外艺术史上关于艺术本质的三种主要观点:艺术的基本特征(形象性、主体性、审美性)。

理解:马克思“艺术生产”理论对于艺术学研究的重要启示;结合自身艺术实践经验,理解和认识艺术基本特征。

 

第二章 艺术的起源

第一节 中外艺术史上关于艺术起源的五种观点

第二节 艺术起源的第六种看法:多元决定论

识记:关于艺术起源的五种主要观点,重点掌握“巫术说”与“生产劳动说”。

理解:艺术起源于人类社会实践的历史发展之中;艺术的发生是多元决定的。

 

第三章 艺术的功能与艺术教育

第一节 艺术的社会功能

第二节 艺术教育

识记:艺术的审美认知、审美教育、审美娱乐等三种主要功能,理解艺术社会功能的基础是审美价值;艺术教育的任务。

理解:艺术教育在当代社会中的重要意义;美育与艺术教育的重要作用,提高自身审美水平和艺术修养的意义。

应用:艺术教育的具体实现途径。

 

第四章 文化系统中的艺术

第一节 作为文化现象的艺术

第二节 艺术与哲学

第三节 艺术与宗教

第四节 艺术与道德

第五节 艺术与科学

识记:艺术在人类文化中的地位与作用。

理解:艺术与哲学、宗道、道德、科学之间的彼此相互关联作用;文化大系统与子系统的关系,认清艺术在文化大系统中的地位。

 

中编 艺术种类

 

第五章 实用艺术

第一节 实用艺术的主要种类

第二节 实用艺术的审美特征

第三节 中外实用艺术精品赏析

识记:艺术分类最基本的几种方法,尤其重点掌握艺术分类的美学原则,将整个艺术区分为五大类别。

理解:结合自己的亲自经历,理解建筑艺术的民族性与时代性特征;欣赏园林的自然美与建筑美,重点理解蕴藏其中的文化美:工艺美术品特有的中华民族文化内涵。

应用:现代设计在当代社会生产与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第六章 造型艺术

第一节 造型艺术的主要种类

第二节 造型艺术的审美特征

第三节 中外造型艺术精品赏析

识记:中国画在世界美术领域中自成体系、独具特色,具有四个方面的突出特点:雕望艺术的辉煌成就,尤其是西方雕塑史上几个高峰时期;中国书法艺术的基本技法和表现形式。

理解:摄影艺术的美学特征与表现手法;通过中西绘画的比较,理解中国画的民族特色;通过西方雕塑简史的学习,理解西方最重要的雕塑作品。

应用:结合自己的实践体会,加深对书法艺术审美特征与表现手法的理解和认识。

 

第七章 表情艺术

第一节 表情艺术的主要种类

第二节 表情艺术的审美特征

第三节 中外表情艺术精品赏析

识记:表情艺术的主要审美特征:音乐形象具有多义性、模糊性、抽象性等特点(既是其局限,也是独特优势)。

理解:音乐舞蹈的抒情性与表现性,从而加深对表情艺术的理解和认识;舞蹈形象必须通过表演来体现,强调节奏与韵律,追求抒情与表现。

应用:学会欣赏交响乐,结合具体作品如贝多芬《第三交响曲(英雄)》等赏析,对交响乐语言形式有一定了解。

 

第八章 综合艺术

第一节 综合艺术的主要种类

第二节 综合艺术的审美特征

第三节 中外综合艺术精品赏析

识记:影视艺术基本的艺术语言、表现手法,以及影视艺术的文化特征和艺术特征;中国戏曲独具的审美特征;电视艺术的分类。

理解;1.通过西方话剧与中国戏曲的比较,理解它们作为综合艺术的共性,以及各自具有的审美特性。2.结合具有代表性的作品,理解世界电影艺术发展史上的三次重大变革,均与现代科技的发展有密切的联系。

 

第九章 语言艺术

第一节 语言艺术的主要体裁

第二节 语言艺术的审美特征

第三节 中外语言艺术精品赏析

识记:文学体裁类别,诗歌的多种分类方法;散文的重要特征。

理解:小说的“三要素”包括人物、情节和环境。

 

下编 艺术系统

 

第十章 艺术创作

第一节 艺术创作主体一艺术家

第二节 艺术创作过程

第三节 艺术创作心理

第四节 艺术风格、艺术流派、艺术思潮

识记:艺术创作过程三个阶段;形象思维的三个特点:艺术风格多样性的原因;艺术流派形成的三种类型。

理解:无意识与灵感;艺术系统(艺术创作一艺术作品一艺术鉴赏)对于艺术研究的重要意义;从艺术家自身的特点、艺术家与社会生活的关系、艺术才能与文化修养等方面,来理解艺术家的涵义。

应用:结合本章“艺术家与艺术作品”,尝试分析中国现当代的艺术风格、艺术流派和艺术思潮。例如先锋戏剧、影视剧“第五代导演”等。

 

第十一章 艺术作品

第一节 艺术作品的层次

第二节 典型和意境

第三节 中国传统艺术精神

识记:艺术形象的类型;中国传统艺术精神。

理解:中国美学与中国艺术;典型和意境。结合具体作品,理解艺术语言、艺术形象与艺术意蕴三个层次。

应用:通过对唐代三位著名诗人(李白、杜甫、王维)的比较,理解儒家美学、道家美学、禅家美学对中国传统文学艺术的影响。

 

第十二章 艺术鉴赏

第一节 艺术鉴赏的一般规律

第二节 艺术鉴赏的审美心理

第三节 艺术鉴赏的审美过程

第四节 艺术鉴赏与艺术批评

识记:艺术鉴赏一般规律;艺术鉴赏审美心理中的基本要素;艺术批评的二重性特点。

理解:艺术鉴赏的审美过程:“接受美学”基本知识:艺术批评的作用与特征。

应用:尝试对具体文艺作品进行艺术批评,例如:分析大众文化产品(影视剧、音乐、动漫、视频等)。

 

推荐阅读

安徽艺术学院2020年专升本新闻学考试大纲

上一篇:安徽艺术学院2020年专升本新闻学考试大纲 下一篇:2020年淮北师范大学信息学院专升本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考试大纲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