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7/14 15:20:18 阅读量:1962
一、基本要求:
考生应按本考试大纲的要求,熟练掌握教育学、教育、学校教育、教育目的、教育制度、学校教育制度、教学、教学原则、教学方法、课程、课程计划、课程标准等基本概念;理解并掌握教育的本质特点、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教育与个体发展的关系、全面发展教育的构成、课程改革发展的趋势、教学过程、教师的专业发展、班主任的角色价值、学生的年龄特征、德育方法与途径等教育学学科的基本知识;能综合运用教育学知识对人类的教育活动、可持续发展教育、教育和社会的关系、影响个体发展的主要因素、师生关系、教师职业道德、教学过程、德育效果等实际的教育问题进行的判断与分析,具备一定的分析、综合、运用等能力。
本大纲对内容的要求由低到高,对概念和理论分为“识记”、“理解”和“应用”三个层次。
二、考试方法和时间:
考试方法为闭卷考试,考试时间为90分钟。
三、考试题型及大致比例:
填空题:8-10% ;选择题:20-30% ;名词解释15-20%;判断题:8-10%;简答题:15-25%;案例分析或综合论述题:10-15% 。试卷满分100分。
四、考核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 教育学概述
考试内容:
1.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教育学的任务是揭示教育规律,探讨教育价
值观念和教育艺术,指导教育实践。
2.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
教育学的萌芽、教育学的独立、教育学的发展多样化、教育学的理论深化等阶段有代表性、有影响的教育家、教育著作、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
3.学习教育学的意义
考试要求:
1.识记:教育学;教育学各阶段的代表人物及著作、观点。
2.理解: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
3.应用:分析学习教育学对教师职业认知和选择的意义。
第二章 教育的概念
考试内容:
1.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教育是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有目的地培养人,是教育这一社会现象与其他社会现象的根本区别,是教育的本质特点。
2.教育的基本要素
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中介系统等要素的含义、地位和作用。
3.教育的历史发展
教育的产生;古代教育的特点;现代教育的特点。
4.教育概念的界定
广义教育;狭义教育。
考试要求
1.识记:教育的概念;教育的基本要素;古代教育的特点;现代教育的特点。
2.理解: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3.应用:根据三种起源论进行一些基本观点和现象的判断。
第三章 教育与人的发展
考试内容:
1.人的发展概述
人的发展的含义;人的发展的特点;人的发展的规律性。
2.影响人的发展的基本因素
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环境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个体的能动性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3.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作用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主要通过文化知识的传递来培养人;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大。
考试要求:
1.识记:人的身心发展的概念;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主导作用的表现。
2.理解:人的本质;人的属性;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与教育的关系。
3.应用:根据个体发展的不同表现判断其所属特征;对个体发展的几种观点进行综合分析:分析各影响因素对个体发展作用的表现及联系。
第四章 教育与社会发展
考试内容:
1.教育的社会制约性
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对教育的制约;文化对教育的制约与影响。
2.教育的社会功能
教育的经济功能;教育的政治功能;教育的文化功能。教育的社会功能与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3.教育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
教育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科教兴国与国兴科教。
考试要求:
1.理解:教育的社会制约性和教育的社会功能。
2.应用:结合中国教育实际分析“科教兴国”的道理。
第五章 教育目的
考试内容:
1.教育目的概述
教育目的的概念;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和内容结构。
2.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教育目的的社会制约性;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3.我国的教育目的
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我国教育目的的实现
考试要求:
1.识记:教育目的的概念;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和内容结构。
2.理解: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3.应用:分析如何处理好德智体美劳五育的关系;教育目的的实现。
第六章 教育制度
考试内容:
1.教育制度概述
教育制度的含义和特点;教育制度的历史发展。
2.现代学校教育制度
学校教育制度的概念;双轨学制;单轨学制;分支型学制;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变革。
3.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
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的演变;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的形态;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的改革。
考试要求:
1.识记:教育制度、学校教育制度、义务教育的概念;2010《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战略目标。
2.理解:确立教育制度的依据;我国现行的学校教育体系的基本构成。
3.应用:我国现行教育制度及改革。
第七章 课 程
考试内容:
1.课程概述
课程及课程方案、课程标准、课程资源等概念;课程理论的发展。
2.课程设计
课程目标的设计;课程内容的设计。
3.课程改革
世界各国课程改革发展的趋势;我国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
考试要求:
1.识记:课程、课程计划、课程标准、课程资源等概念;课程的类型;我国新课程改革的目标。
2.理解:课程设计;课程理论的发展。
3.应用:分析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第八章 教 学
考试内容:
1.教学概述
教学的概念;教学的意义;教学的任务。
2.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的本质;学生掌握知识的基本阶段
3.教学原则
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理论联系实际、直观性、启发性、循序渐进、巩固性、发展性、因材施教等教学原则的含义和要求。
4.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讲授法、谈话法、读书指导法、练习法、演示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讨论法、研究法等教学方法的含义和要求。
5.教学组织形式
教学组织形式:个别教学制、班级上课制、分组教学制。
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备课、上课、业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学业成绩检查与评定。
考试要求:
1.识记:教学、教学过程、教学原则、教学方法的概念;教学的任务;教学原则;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学生掌握知识的基本阶段;教学组织形式。
2.理解:教学过程中应该处理好的几组关系。
3.应用:教学原则与教学方法的运用。
第九章 德 育
考试内容:
1.德育概述
德育的概念;德育的特点;德育的功能;德育的任务和内容。
2.德育过程
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信意行的过程;德育过程是在活动与交往中接受各方面影响的过程;德育过程是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过程;德育过程是长期、反复、逐步提高的过程。
3.德育原则
理论和生活相结合、疏导、长善救失、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因材施教、在集体中教育、教育影响一致性和连贯性等德育原则的含义和要求。
4.德育途径与方法
德育途径:品德课、思想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劳动与其他社会实践、课外活动和校外活动、学校共青团和少先队活动、心理咨询、班主任工作等途径。
德育方法:说服、榜样、锻炼、修养、陶冶、奖惩等方法的含义和要求。
考试要求:
1.识记:德育、德育原则的概念;德育的基本任务;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我国中小学主要的德育原则与德育方法。
2.理解与应用:结合实例论述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统一发展的过程。
第十章 班主任
考试内容:
1.班级的概念
2.班主任的角色构成
3班主任的育人目标
4.班主任的工作方式
考试要求:
1.识记:班级的概念、班主任的育人目标、班主任的工作方式。
2.理解与应用:班主任多样化的角色构成。
第十一章 教 师
考试内容:
1.教师劳动的特点、教师的权利与义务
2.教师的素养
3.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
4.教师专业发展
考试要求:
1.识记:教师的劳动特点;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教师素养;教师的知识结构;教师的能力结构
2.理解与应用:根据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结合实际分析教师的教学行为;教师专业发展。
第十二章 学 生
考试内容:
1.学生的本质属性及其特殊价值
2.小学生的年龄特征
3.学生的个别差异与教育的关系
考试要求:
1.识记:学生的本质属性;小学生的年龄特征。
2.理解与应用:分析学生的个别差异与教育的关系。
五、参考书目:
1.《教育学概论》:柳海民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第1版。
2.《教育学》:王道俊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年第7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