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4/21 12:03:36 阅读量:3014
专业名称: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联合合肥职业技术学院培养)
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高等学校工科(特别是电子信息类专业)的重要基础课,它具有较强的理论性,而且对指导后续课程的学习具有普遍性。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电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分析方法,并具备必要的实验技能。本课程在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科学作风和抽象思维能力、分析计算能力、实验研究能力、归纳总结能力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考核方式: 笔试
考核内容:
第一章 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
考核内容:
1、理解电路、电路模型的概念、作用、组成以及各部分的作用;
2、掌握电流、电压的定义、表示方法、实际方向、参考正方向的性质;
3、掌握功率的定义,功率正负的意义及电路吸收或发出功率的判断;
4、掌握电阻元件的定义、单位、功率;电压源、电流源的模型以及特点;四种受控电源的模型以及特点;
5、掌握KCL、KVL内容及基本应用。
第二章 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
考核内容:
1、掌握电阻串联、并联、混联等效计算;
2、熟悉分压公式、分流公式应用;
3、熟悉实际电源模型及电压源与电流源的等效变换;
4、理解输入电阻的定义;掌握输入电阻的计算方法。
第三章 电阻电路的一般分析
考核内容:
1、理解独立的KCL、KVL方程数概念;
2、熟悉支路电流法、网孔电流法分析方法及一般表达式;
3、掌握回路电流法、节点电压方程分析方法及一般表达式。
第四章 电路定理
考核内容:
1、掌握叠加原理的内容、注意事项及应用;
2、理解替代定理的内容、注意事项。
3、理解戴维宁定理和诺顿定理,掌握开端电压的计算、等效内阻的计算;
4、掌握最大功率传输定理的内容以及应用。
第六章 储能元件
考核内容:
1、掌握电容元件的定义和性质;
2、掌握电感元件的定义和性质;
3、理解电容元件与电感元件的串联与并联性质。
第七章 一阶电路和二阶电路的时域分析
考核内容:
1、理解一阶电路微分方程的建立;
2、掌握动态电路的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和全响应的求解;理解动态电路的稳态分量和暂态分量的求解;
3、掌握三要素法,能用三要素法求解一阶电路的响应。
第八章 相量法
考核内容:
1、理解正弦信号的周期、频率、角频率、瞬时值、振幅、有效值、相位和相位差的概念;
2、掌握相量的定义,正弦信号的相量表示方法;
3、掌握基尔霍夫定律的相量形式,各种电路元件伏安关系的相量表示形式;
第九章 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
考核内容:
1、熟悉阻抗、导纳的定义,阻抗的串联和并联等效,阻抗的性质;
2、掌握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
3、了解交流电路的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的定义以及表达;
4、掌握交流电路中最大功率传输条件以及负载最大功率计算。
5、理解功率因数的概念,掌握功率因数提高的方法和意义。
第十章 含有耦合电感的电路
考核内容:
1、理解耦合电感的电压电流关系,同名端,耦合系数,耦合电感的串联和并联,耦合电感的去耦等效电路。
2、掌握含耦合电感电路的分析。
3、了解理想变压器与实际变压器的区别。
第十一章 电路频率响应
考核内容:
1、了解常用RC一阶电路的频率特性、常用rLC串联谐振电路的频率特性。
2、了解实用rLC并联谐振电路的频率特性。
题型结构: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
参考书目:邱关源.《电路》(第五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专业名称: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
专业性质:理工类(非师范)
课程性质:《数字电子技术基础》是电子信息类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之一
考核方式:闭卷考试
考核内容:
第一章 数制和码制
十进制、二进制、八进制、十六进制;不同数制间的转换;二进制算术运算;二进制算术运算的特点;反码、补码和补码运算;几种常用的编码。
第二章 逻辑代数基础
逻辑代数中的三种基本运算;逻辑代数的基本公式和常用公式;逻辑代数的基本定理;逻辑函数及其描述方法;逻辑函数的两种标准形式;逻辑函数的公式化简法和卡诺图化简法;逻辑函数形式的变换。
第三章 门电路
二极管与门、二极管或门;CMOS反相器的电路结构和工作原理;OD门、CMOS传输门、三态输出的CMOS反相器;OC门、TS门。
第四章 组合逻辑电路
组合逻辑电路的定义;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方法;组合逻辑电路的基本设计方法;编码器、译码器、数据选择器、加法器、数值比较器;层次化和模块化的设计方法;竞争-冒险现象及其成因。
第五章 半导体存储电路
存储器的定义及分类;SR锁存器;触发器的定义;电平触发的触发器;边沿触发的触发器;脉冲触发的触发器;触发器按逻辑功能的分类;寄存器;存储器容量的扩展。
第六章 时序逻辑电路
时序逻辑电路的定义及描述方法;时序逻辑电路的分析方法;同步时序逻辑电路的分析方法;时序逻辑电路的状态转换表、状态转换图和时序图;移位寄存器、计数器;同步时序逻辑电路的设计方法;同步时序逻辑电路的自启动设计。
第七章 脉冲波形的产生和整形电路
脉冲周期、脉冲幅度、脉冲宽度、上升时间、下降时间、占空比;施密特触发电路的特点及其应用;单稳态电路的特点;555定时器及其应用。
题型结构:选择题、填空题、化简、分析题、设计题。
参考书目: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第六班),阎石 王红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4.
专业名称: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联合合肥职业技术学院培养)
专业性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课程性质:本课程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必修的专业核心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自动控制的基础理论,并具有对简单连续系统进行定性分析、定量估算和初步设计的能力,使培养的学生具备基本的自动化专业素质,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和参加控制工程实践打下必要的基础。
考核方式:闭卷考试
考核内容:
1、自动控制的一般概念
(1)自动控制系统及其任务、控制的基本方式(开/闭环控制)、负反馈控制原理;
(2)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及分类、对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
(3)自动控制系统负反馈控制原理;
(4)恒值系统及随动系统的特点及应用的广泛性。
2、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
(1)动态(微分)方程的建立及线性化、复习拉普拉斯变换;
(2)复习拉普拉斯反变换、线性系统的传递函数;
(3)元部件的传递函数、典型环节;
(4)结构图的建立及等效变换;
(5)信号流图,梅逊增益公式;
3、线形系统的时域分析法
(1)时域分析与校正的基本概念,典型外作用下的响应及性能指标;
(2)一阶系统的时间响应及动态性能;
(3)二阶系统的时间响应及动态性能、改善系统性能的措施;
(4)高阶系统的时间响应及动态性能;
(5)线性系统的稳定性分析;
(6)线性系统的稳态误差;
(7)估算高阶系统动态性能的零点极点法。
4、线形系统的根轨迹法
(1)根轨迹的概念;根轨迹方程及相角条件、模(幅)值条件;
(2)绘制常规根轨迹的基本法则;
(3)广义根轨迹(参数根轨迹和零度根轨迹);
(4)利用根轨迹定性分析系统性能。
5、线性系统的频域分析法
(1)频率响应及频率特性;
(2)典型环节和系统开环频率特性(幅相频率特性);
(3)典型环节和系统开环频率特性(对数频率特性);
(4)奈奎斯特稳定判据、对数频率稳定判据及其应用;
(5)稳定裕度(量)的概念及计算;
题型结构:选择题、填空题、画图题、计算题。
参考书目:
1.《自动控制原理》第六版,胡寿松主编,科学出版社。
2. 《自动控制原理与系统》,孔凡才、陈渝光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