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4/27 09:46:41 阅读量:2469
一、总纲
本大纲适用于:安徽省属普通高校(以及经过批准举办普通高等职业教育的成人高等院校)的应届全日制普通高职(专科)毕业生;安徽省高校毕业的具有普通高职(专科)学历的退役士兵。考试是国家承认的招收专科学生升入本科阶段学习的选拔性考试,旨在考核学生对于本课程是否达到进入本科学习水平的基本要求。考试需在统一规定的时间内,采用闭卷方式进行。
本大纲旨在规定课程学习和考试的内容和范围,是实施课程考试的重要依据,也是指导学生高效学习的纲领性文件,有助于考试标准的规范化和具体化。
本大纲的制定旨在贯彻国家和安徽省的相关要求,依据有关政策文件,根据“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原则,实现培养企事业单位管理中高级应用性人才的目标。考查内容围绕管理活动中的管理者的职能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内容展开,使学生具备坚实的现代企业管理与现代商务管理的理论基础,掌握管理思想、管理原理和管理方法,熟练应用管理工具开展现代企业管理活动。考试以管理科学相关理论知识为基础,强调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应用性,通过对各章节知识要点的扎实掌握和融会贯通实现创新性。
二、学科考查内容纲要
(一)考核目标与要求
本课程考试参考书目:《管理学》第五版,周三多,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年
《管理学》课程是管理大类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在工商管理相关专业课程体系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通过对管理学相关概念、基本理论、管理流程以及案例的教学,培养学生对企事业管理相关领域的学习与探究兴趣,解决管理领域基本问题与现象的能力,使得学生具备更为扎实和全面的学科素养。具体包括:
1.能力目标
具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人际沟通以及分析和解决企业管理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
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2.知识目标
掌握管理学、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现代企业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掌握企业管理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
熟悉我国企业管理的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以及国际企业管理的惯例与规则;
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3.素质目标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社会责任意识以及诚实经营的品德;
培养学生良好的人际交流与沟通能力;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在实践中不断创新的能力;
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敬业精神和职业素养。
(二) 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第一章 管理活动与管理理论(重点)
第一节 管理活动
管理的职能
管理者的角色与技能
第二节 中外早期管理思想
第三节 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
法约尔组织理论的主要内容
人际关系学说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管理道德与企业社会责任
第一节 管理与伦理道德(一般)
第二节 几种相关的道德观(重点)
第三节 道德管理的特征和影响管理道德的因素(一般)
道德管理的特征
第四节 改善企业道德行为的途径(重点)
第五节 企业的社会责任(重点)
企业社会责任的体现
第三章 全球化管理(一般)
第一节 全球化
全球化内涵
第二节 全球化与管理者
全球化管理者的关键能力
第三节 全球化与管理职能
第四章 信息与信息化管理(一般)
第一节 信息及其特征
信息的定义
第二节 信息化管理工作
信息管理工作内容
第三节 信息化管理
第五章 决策与决策方法
第一节 决策与决策过程(重点)
决策定义、决策的原则
第二节 决策过程(一般)
第三节 决策的影响因素(重点)
第四节 决策方法(一般)
头脑风暴法、德尔菲技术、经营单位组合分析法、不确定性决策方法
第六章 计划与计划工作
第一节 计划的概念及其性质(重点)计划与决策的关系
计划与决策的关系
第二节 计划的类型(重点)
计划的类型
第三节 计划编制过程(一般)
第七章 战略性计划与计划实施(重点)
第一节 战略环境分析
战略环境分析的内容
第二节 战略性计划选择
第三节 计划的组织实施
目标管理的基本思想、性质及过程
滚动计划法
第八章 组织设计(重点)
第一节 组织与组织设计
组织设计的原则
第二节 组织的部门化
组织部门化的基本原则
产品或服务部门化的优缺点
矩阵型结构的优缺点
第三节 组织的层级化
管理幅度设计的影响因素
组织层级化设计中的集权与分权
授权的原则
第九章 人力资源管理(一般)
第一节 人力资源计划
人力资源计划的过程
第二节 员工的招聘与解聘
管理人员外部招聘和内部提升的优缺点
员工招聘的程序与方法
第三节 员工培训
管理人员培训的方法
第四节 绩效评估
第十章 组织变革与组织创新
第一节 组织变革的一般规律(一般)
第二节 管理组织变革(一般)
第三节 组织文化及其发展(重点)
第十一章 领导概论
第一节 领导的内涵(重点)
领导的概念
领导权力的来源
第二节 领导风格类型(一般)
第三节 领导理论(重点)
第十二章 激励
第一节 激励的原理(一般)
第二节 激励的需要理论(重点)
需要层次理论及其在管理中的应用
双因素理论及其在管理中的应用
公平理论及其对管理的启示
强化理论及其对管理的启示
第三节 激励的过程理论(重点)
第四节 激励实务(一般)
第十三章 沟通
第一节 沟通的原理(一般)
沟通的概念、过程
第二节 组织沟通(一般)
第三节 沟通管理(重点)
有效沟通的障碍
有效沟通的实现
第四节 组织冲突与谈判(一般)
创新活动的过程
创新管理的技能组织冲突的原因
第十四章 控制与控制过程
第一节 管理控制的必要性及其类型(重点)
前馈控制、同期控制、反馈控制
第二节 管理控制的工作内容及其要求(一般)
第三节 危机与管理控制(一般)
第十五章 控制方法(一般)
第一节 预算控制
第二节 生产控制
第三节 财务控制方法
第四节 综合控制方法
第十六章 管理的创新职能
第一节 创新及其作用(一般)
创新与维持的关系
第二节 创新职能的基本内容(重点)
创新职能的基本内容
第三节 创新过程及其管理(一般)
创新活动的过程
创新管理的技能
第四节 工作流程再造(一般)
第十七章 企业技术创新(一般)
第一节 技术创新及其贡献
第二节 技术创新的源泉
第三节 技术创新的战略及其选择
第四节 技术创新与产品开发
第十八章 企业组织创新(一般)
第一节 企业制度创新
第二节 企业层级结构创新
第三节 企业文化创新
三、试卷结构
(试卷总分为150分)
序号 |
题型 |
题量 |
1 |
单项选择题 |
20 |
2 |
判断题 |
10 |
3 |
名词解释题 |
4 |
4 |
论述题 |
2 |
5 |
案例题 |
1 |
推荐阅读